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

相對論

  相信你一定聽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,可是你了解它的內容嗎?
  真了解嗎?
  幾週前陪家人看一部科幻片,由於內容和「黑洞」以及「相對論」有關,而我又自認了解黑洞,因而片子演到一半,為了幫家人理解劇情,我自作聰明地解釋黑洞的原理。
  沒想到才講了開頭,大兒子脫口便問:「你了解相對論嗎?」
  這問題當場問得我啞口無言。
  慚愧啊,我自認擁有物理天分,然而對物理學的一大支柱──相對論卻是一知半解!
  說「一知半解」都誇張了,更正確地說是「完全沒概念」。
  因而從那一刻開始,我暗暗起誓:近日若有空,必定要仔細研究相對論,直到徹底明白,再使用最簡單的文字寫出來。
  這篇文章就是我近日的研究心得。
  假如你對相對論瞭若指掌,這篇文章可以跳過,不看。
  同時我要對你抱抱拳,誠心地說一聲:佩服!
  假如你對相對論毫無興趣,這篇文章也可以跳過。
  沒什麼好慚愧,這世間沒幾個人對相對論有興趣。
  否則奉勸你:靜下心來,認真地看完這篇文章。
  別的不敢自誇,教學時我頗能掌握「深入淺出」的道理。
  然而有一利必有一弊,正因為深入「淺出」,所以文章的內容頗長,看的時候請務必保持耐性。
  現在言歸正傳。
  知道什麼是宇宙嗎?
  人類自有思想以來,宇宙始終是科學界的一門大課題。
  這門大課題非常複雜,然若簡化了再簡化,大體可歸納成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兩個問題。
  是的,研究宇宙就是研究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的關係。
  好比說宇宙何時誕生(時間)?當時宇宙是什麼樣子(空間)
  經過數百億年(時間),宇宙為什麼形成今天這模樣(空間)
  再過數百億年(時間),宇宙又會演變成什麼德行(空間)
  …………
  凡此種種,研究宇宙大體不脫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兩個因子。
  什麼是時間?
  對人類而言時間再直覺不過,好比說1天有24個小時,1小時有60分鐘,1分鐘有60秒鐘。
  拿起手錶,看看牆上掛鐘,那「滴答滴答」的聲音就是時間。
  即使是文盲、傻蛋,也應該了解時間的意義。
  什麼是空間?
  空間就是我們生活的三維世界。
  就數學定義來說,三維包含XYZ三個軸所建立的座標,每個軸從「負無窮大」到「正無窮大」 (請參考圖一)
圖一。

  有了圖一,科學家才能順利表達空間中某一個「點」(X,Y,Z)的位置。
  好比說(5,3,4)代表圖二的綠點。
圖二。

  以上就是最粗淺的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概念。
  現在請思考一個問題:時間和空間是彼此獨立,相互沒有任何關係嗎?
  這問題挺複雜的,如果你沒時間思考,不妨直接看以下答案。
  早期的科學家的確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彼此獨立,相互沒有任何關係。
  好比自伽利略時代以來就建立了這種絕對時空的觀念,至於牛頓創立的古典力學和古典運動學,也立基於這種絕對時空觀的基礎之上。然而他們越是研究到後來就越發覺,宇宙中的時間和空間是難以分割的兩個因子。
  特別是宇宙並非「靜止不動」。
  好比圖二的綠點,除非它全程在座標系中靜止不動,否則就牽涉到它「何時」在(5,3,4)的位置。
  僅僅告訴科學家某一個「點」位於(5,3,4),那不夠嚴謹。
  這就如同警察抓犯人,線報說人犯藏在高雄華王飯店302──這情報足夠嗎?
  是昨天藏在那兒,此刻住在那兒,或後天才住進華王飯店?
  許多問題除了空間,時間也很關鍵。
  因而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(狹義相對論),強調「四維時空」的概念(請注意它的用字「時空」,包含了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),認為時間和空間互有影響,彼此無法分割。
  也就是,宇宙實際上是由XYZ三個軸,以及「時間」共同組成的四維世界。
  「時間」怎麼會硬生生地和「空間」綁在一起?
  那是因為宇宙萬物隨時隨地都在運動。
  即使地球上靜止不動的一個點,其實也隨著地球的自轉、公轉,分分秒秒都在運動。
  就因為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運動,因而研究宇宙問題,「空間」無法脫離「時間」單獨存在。
  講到運動,我們不得不談談數學定義中的運動──速度。
  什麼是速度?
  速度的數學公式為:
   
  (V:速度 D:距離 T:時間)
  請牢記這個小學生都看得懂的公式,它是相對論演繹的核心,而其中的D就是「空間」。
  這公式說明了什麼?
  一、講到運動,空間和時間是兩個牢不可分的因子。
  二、「速度」是「空間」除以「時間」的結果。
  上述兩句是不是廢話?
  科學研究經常繞著廢話打轉。
  好了,我不廢話,言歸正傳。
  記住:「速度」是「空間」除以「時間」的結果。
  好比甲、乙兩地相距10公里,張三使用1小時從甲地跑到乙地,張三跑步的平均速度就是:(D=10)(T=1) = 10公里/時。
  現在我們可以做一個小結論:研究宇宙問題最終集中在三個因子:時間、空間、速度。
  此時我們必須回頭再談一談「時間」。
  時間的概念很直覺、很簡單,即使文盲、傻蛋也了解。
  可是,那只是生活中粗淺的概念,當我們研究精確的科學問題,時間就變得非常複雜。
  好比說什麼是「1秒」?
  1年除以(365 X 24小時 X 60就等於1秒?
  這1「年」又是從何而來?
  「年」的長度是一個「固定值」嗎?
  如果「年」會變化,秒不就跟著改變?
  另外,要如何精確度量「1秒」?
  手中拿支馬表,壓下,滴答一聲就是1秒?
  那支馬表準確嗎?
  好的機械錶,每天誤差不超過兩、三秒。
  好的石英錶,每週誤差不超過兩、三秒。
  別忘了這兩句話當中的那個詞──誤差,管他多精準的鐘錶,或多或少都存在些許誤差。
  事實上,這世界不存在「百分之百」準確的鐘錶。
  準不準是比較。
  機械錶利用彈簧、齒輪的轉動計算時間,和石英錶相比,準確度差了。
  石英錶之所以「比較」準確,是因為它利用石英晶體的「振動次數」來計算時間。
  石英晶體每秒振動的次數高達32,768次。
  科學家利用這特性設計簡易的電路,由電路計算石英晶體的振動次數。而每當計數到達32,768,電路就會傳出訊息,石英錶的秒針便往前走一格。
  明白嗎──石英錶把「1秒」切割成32,768份,然後透過電路一份一份計數。
  它度量1秒最大的誤差是多少?
  這問題就如同我們使用一個極小的「機器刨刀」來度量1米的長度。
  這把機器刨刀具備什麼特性?
  一、切割下來的每一小片都是等長。
  二、當切割到999片時長度小於1米,一旦切到1,001片,長度又超過1米。
  請問如此刨刀度量1米的最大誤差是多少?
  當然是1 / 1,000米!
  也就是1 / (刨刀切割1米所需的次數)
  同樣的原理,請問石英錶度量1秒最大的誤差是多少?
  當然是石英晶體振動1次所需的時間。
  也就是1/32,768──多精確的結果啊!
  可是,如果我們找到另一種晶體,它每秒的振動次數為石英的10倍,使用這種晶體做成的手錶,其準確度就會高出石英錶10倍。
  講到這你應明白:度量時間是拿一個「參考值」來計數,而此參考值將「秒」切割得越「細」,它所得到的結果就越精確。
  除了晶體的振動次數,這世間還有什麼參考值「很穩定」、「數值很大」,而且是遠遠大於32,768
  腦筋動得快的讀友可能已經想到了:那不就是「光速」嗎!
  沒錯,是光速,它的數學符號是C
  C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常數(constant),每秒行進距離299,792,458──這數值夠大吧?
  自從科學界確定光速的值,許多度量單位都轉以C取代。
  好比1秒就是光行進299,792,458米所需的時間。
  至於1米則是光子1 / 299,792,458 秒所行走的距離。
  別懷疑科學家如何計數那麼大……,或是反過來說那麼微小的值,反正他們就是有辦法。
  否則他們如何有資格被稱做「科學家」?
  科學家是一群實事求是、斤斤計較、盡鑽牛角尖的怪胎。
  即使拿光速度量距離、時間,他們仍感覺不夠。
  最起碼在光速的基礎上,科學家持續提出許多疑問。
  疑問之一便是「時間」。
  當我問你「現在幾點」,你必須舉起手錶,看一眼錶面,然後才能告訴我答案。
  那答案正確嗎?
  別忘了你要「看」一眼!
  什麼是看?
  光子打到錶面,反射到你的眼球,穿過水晶體,折射後投影在視網膜。
  換言之,我問的「現在」,你回答時已經耽誤「看」一眼的時間。
  或許你會說光速那麼快,如此一個「小而又小」的時間差有什麼好計較的呢?
  可是對浩瀚的宇宙,光速還快嗎?
  單單是地球所處的銀河系,從左緣飛到右緣就需要10萬光年。
  

  別說100,000光年,假設有一個星球距離地球5,000光年,此刻──你看黃河渡文章的一刻,正巧有一個外星人透過一台超級巨大、超級先進的電子望遠鏡窺視著地球,請問「此刻」外星人看到的畫面是什麼?
  



   可能是五千年以前,中國人的先祖黃帝和蚩尤大戰!
  當然,對渺小的人類而言,光速太快了。因而依據我們的生活經驗,「看」的誤差可以忽略不計。
  可是對研究宇宙的科學家,再微小的誤差也要精確計算出來。
 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。
  如果光速很慢,慢到每秒只能行進10米。這時甲、乙兩人肩併肩站在一塊,分別拿出一個時鐘,擺在眼前一起對時。接著左右轉向,分別朝兩邊走去,等兩人距離10米再停下來,然後相互看著彼此的時鐘。
  請問他們會看到什麼?
  由於光線從10米之外傳過來要耗費1秒的時間,因此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時鐘比對方「快了1秒」!
  
  講到這你應明白:上帝創造的宇宙鐘,和我們人類熟悉的時鐘,往往是兩碼子事。
  現在你對「時間」、「空間」,以及「速度」應該有比較清晰的概念。
  你也才有資格進入我們的主題──相對論。

  相對論探討的是宇宙、時間、空間,以及速度的關係。
  愛因斯坦是如何思考的呢?
  首先,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運動。而且,很多時候不同的物體還在不同的「座標」運動。
  什麼是座標?
  座標是物體所處的「基底」。
  好比說我站在月台,你坐著火車以時速10公里駛離月台,我們兩人就處於不同的座標。
  處於不同座標的觀測者看同一物體會得到不同的結果。
  例如張三這時以時速15公里拔腿狂奔,想要追上離站的火車。
  對於站在月台上不動的我,張三的時速是15公里。
  對於坐在火車上的你,張三的時速是15 -10 = 5,也就是以時速5公里向你接近。
  相對論研究的就是類似的問題──處於兩個座標(不同「速度」),其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的「比較」──仔細讀這句話,它包含兩個重點:
  一、相對論牽涉到三個因子──速度、時間、空間。
  二、「相對」兩字表示不同座標的「對比」。

  相對論的觀念一點都不複雜,所涉及的數學也僅止於高中生,只要不太排斥數學公式,接下來的演繹過程可說是易如反掌。
  首先請參考圖三:卡車車廂的上方裝置一面鏡子,光線由下往上投射。
圖三。

  如果觀察者站在車廂裡,光線投射之後再反射回底端所需的時間是多少?
  假設車廂上、下兩端的距離為h,光線行走的總長(一去一回)就是2h,光速為C,因而所需時間T為:
  

  不管卡車在高速行駛或靜止不動,由於觀察者在車廂裡,兩者(光源與觀察者)處於同一個座標,因而答案都是T = 2h / C
  假如卡車以速率v行駛,觀察者站在陸地,他同樣注視光線投射之後再反射回底端的狀況便如圖四。

圖四。
  請問在這種狀況下,光線反射回底端所需的時間?
  與這問題有關的幾何圖形如圖五:
圖五。
  假設光線反彈所需的時間(A點到D點,再從D點到B)t,卡車移動的速度為v;光線投射之初,到反彈至底端,卡車行走的距離(A點至B)就是:乘以 v
  再假設A點至D點的長度為L,圖五就可以標示成圖六。
圖六。
  把圖六左邊的「直角三角形」分割出來便會得到圖七。
圖七。
  記得「直角三角形」的畢式定理嗎?
  

  圖五代入畢式定理可得到:
  


  L是光速Ct時間行走距離的一半,因而L = Ct/2,公式轉化成:
  


  截至目前為止都是將變數「套入」公式,接下來在求解公式中的t──全是枯燥的數學演算,你可以直接跳到後面看結果,或一步一步往下看:
  


  現在請回頭看先前在車廂內觀測的結果:
  


  拿Tt相比,兩者只差t後面的根號式。若將此根號式命名為ρ,也就是:
  


  如此便可簡化Tt之間的關係,並得到t =Tρ
  是站在陸地上,觀察不同座標所需的時間。
  T是站在車廂內,觀察相同座標所需的時間。
  請注意ρ可能的數值。
  如果卡車靜止不動(v = 0 )ρ等於1,所以t = T
  如果卡車加速(v 大於 0),根號內「v2 / C2」便會出現某數值(例如k),又因v永遠小於C,所以k永遠小於1,「1 – k」便也永遠小於1
  「小於1」開根號還是小於1
  「小於1」的數值擺在分母,倒過來便會「大於1」,因而ρ永遠「大於1」。
  請再回頭看公式:t =Tρ
  由於ρ永遠「大於1」,所以t永遠大於T──這就是相對論的第一個重要結論:運動中的座標系時間(t)流逝得比較慢,此又稱「時間遲滯」 (time dilation)
  時間遲滯在現實生活中代表什麼?
  假設李四搭乘太空船,以幾近0.87C的速度離開地球,這時ρ = 2,因而t = 2T,也就是時間將會遲滯(或膨脹)2倍。
  膨脹2倍會產生什麼結果?
  如果李四有一個雙胞胎弟弟李五,太空船出發時兩人都30歲。等李五在地球過了20年,年紀50歲時太空船返回地球,因時間膨脹2倍,太空人李四的生理狀態只有40歲。
  太空船的速度越接近光速,時間遲滯的現象就越明顯。
  如果太空船的速度等於光速,ρ趨近「無窮大」,李四的生命將永遠停留在「太空船抵達光速」的那一刻!
  也就是太空人李四的生命是永恆的,他永遠不會老!
  不單生理現象,物理現象也如此。
  好比說太空船攜帶食物的保鮮期也將隨著ρ的改變而延長。
  除了時間遲滯,相對論的第二個結論是「長度收縮」 (length contraction):運動中座標系的「物體長度」會變得比較短。
  長度收縮的證明過程和時間遲滯類似,只是把解算的變數從t改成h,有興趣的讀友可以自己試一試。
  坦白告訴你,我沒試,反正不會錯,記住結論就行了。
  講到這,狹義相對論的介紹就結束了。
  看懂了嗎?
  能夠真心誠意接受嗎?
  假如能夠,我奉勸你重回大學讀物理,因為你實在具有物理天分!
  為什麼?
  看到相對論的「時間遲滯」,我心裡只有三個字:可能嗎?
  好比說食物保鮮期。
  倘若太空船出發時雙胞胎兄弟各帶一瓶鮮奶,並各自放入冰箱(李四放入太空船的冰箱,李五放入家中的冰箱)。再假設兩瓶鮮奶的品質相同,冰箱裡的環境也一模一樣,等地球的鮮奶開始腐敗,太空船上的鮮奶還可能新鮮嗎?
  別忘了公式t = Tρ是針對地球的觀測者,他和太空船存在相對速度。
  對於太空船,所有物體相互之間毫無「相對速度」──冰箱是冰箱、鮮奶是鮮奶,冰箱裡的環境也和地球相同,保鮮期能夠延長的道理在哪裡呢?
  不管太空船以什麼速度飛行,別忘了宇宙鐘永遠在忠實地、公平地計數。
  雖然有此懷疑,很不幸,我看了幾段Youtube教學影片,那些物理名師都這麼說──太空人的壽命會增加,食物保鮮期會延長!
  我能懷疑名師的教學?
  對不起,即使愛因斯坦從墳墓裡面跳出來,大喊「真如此呀」,我還是懷疑。
  

  可是,接著我想到另一個公式,讓我對剛才的懷疑又起了疑心。
  什麼公式?
  同樣是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,著名的「質能等價」:E = mC2
  別把這公式想得太複雜,它很簡單。
  E是能量,m是質量,C是光速。
  先前介紹過C = 299,792,458 /──好大的數值啊!
  「好大的數值」乘以「好大的數值」(C2),那將會是什麼樣的天文數字!
  如果把「天文數字」取代C2,質能等價公式便是:
  E = m(天文數字)──請仔細想想這公式的含意。
  損失少許質量(m),可換得極其巨大的能量(E)
  什麼是損失少許質量?
  不是切下來,不是轉化,而是讓它從這個世界「消失」!
  當初愛因斯坦提出E = mC2,可能很多人都抱懷疑的態度。
  因為其一,照此公式計算,損失1克物質便可產生89,875,517,873,681焦耳能量──我的天啊,1克多輕,可能產生那麼大的能量嗎?
  第二,如何讓物質從這個世界「消失」?
  理論歸理論,愛因斯坦卻無法從現實世界「證實」質能等價的正確性。
  的的確確,物理公式是生硬的、冷漠的、枯燥的,而且往往超現實。科學家演算過來、演算過去,歸納出某個結果,然而現實世界可能永遠無法證實它的正確性。
  例如製造一艘「趨近光速」的太空船,人類可能做到嗎?
  別說趨近光速,縱然只有光速的十分之一,時速也超過10億公里──想想這速度,那是何等的飛快!
  即便如此,猜猜看ρ等於多少?
  有興趣的讀友不妨自己拿筆算一算(v = 0.1C)
  


  ρ僅僅等於1.005──這代表什麼意思呢?
  即使太空船的飛行時速高達10億公里,它所能獲得的時間遲滯也只有千分之五──如果李四兄弟都長生不老,一千年以後太空船返回地球,太空人李四僅比李五年輕5歲!
  想想這微小的差異、那不可能達到的飛行速度,誰可能使用什麼方法證明時間遲滯?
  雖然無法「實證」,然而公式就是存在那兒!
  就如同E = mC2,當年也同樣受到質疑。
  直到科學家發現濃縮鈾,成功找到「消滅物質」的方法,這才證實E = mC2的正確性,並從而製造出原子彈。
  「時間遲滯」與「長度收縮」會不會是相同的狀況?
  最後再補充說明一點。
  前述討論的都是狹義相對論。
  愛因斯坦接著在 1916 年提出廣義相對論 (General Relativity),那是一套把「重力」與「加速度」都包含在內的時空理論,能夠更精準地描述我們身處的宇宙。
  有興趣研究廣義相對論嗎?
  如果有興趣,請自行上網查資料,因為我沒興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