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雷達的入門知識,是了解電磁波「波長」與「波束」的關係。這關係非常簡單,兩句話、八個字:波長越長,波束越寬。
又由於C=fλ (C:光速;f:頻率;λ:波長),所以這兩句話也等於:頻率越低,波束越寬。
接著請看艦用雷達最常使用的四個波段:
由於頻率越低,波束越寬,因而此四種波段的波束示意圖如下:
波束的寬窄代表什麼意義?
一、 動能
不妨把波束看成鐵球。兩顆大小不一的鐵球,以相同「初速」往前滾,哪一顆滾得遠?
當然是大顆鐵球。
鐵球越大,動能越大,滾得就越遠。
二、 解析度
兩架戰機併飛,使用以下波束偵測,系統會誤判只有1個空中目標。
假如波束變窄,多次發波後會收到2個不同回跡,系統會清楚這是2個空中目標。
波長越長,偵測距離越遠,但解析度變差;反之,波長越短,偵測距離雖近,但可以提升解析度。
早期艦用雷達,L與S波段運用於「遠程對空預警」,C波段在平面搜索,X波段則提供精確追蹤。至於近代相列雷達,基本上仍遵循此原則,然可透過「鄰近饋送角」波束的「重疊區域」,改進目標位置的精確度。
例如下圖,鄰近2個饋送角發射的波束,會形成「1、2、3」三個區域:
若只有波束1得到回跡,表示目標在第1 區;兩個波束都有回跡,目標在第2區;只有波束2有回跡,目標在第3區。
這現象告訴我們什麼?
相列雷達可藉「增加饋送角的數量」,提升目標精確度!
例如下圖,16道波束將這塊小空間區分成多少區!
相列雷達饋送角的「數量越多」,目標位置就越精確。例如神盾系統使用S波段,五千個饋送角,能夠將精確度壓縮到1゜以內;但假如饋送角的數量減半,精確度可能會膨脹到1.6゜~ 1.8゜。
前述理論對「使用者」(海軍)並不重要,因為使用者講的是「結果」;或是更正確地說:作戰需求!
針對相列雷達,典型作戰需求如下:偵測距離大於400公里,仰角覆蓋不小於60゜,每2秒掃描全空域1次,可建立500筆目標資料,並對其中128個目標追蹤,以及同時攻擊18個目標。
海軍提出作戰需求,廠商便會依此要求從事相關設計。
例如某廠商選用S波段,五千個饋送角,掃描全空域需要1.4秒。
也有可能,另一家廠商選用C波段。由於C波段的波束較窄,因而必須安裝八千個饋送角才能含蓋作需要求的空域,掃描一圈,時間因饋送角的增加而延長到2.2秒。
2.2秒不符作戰需求,這時廠商該怎麼辦?
最直覺的作法是採用「雙波」系統――兩套雷達,各負責一半偵搜空域,如此便可將時間縮短到1.1秒。
講到這先岔開話題,介紹軍火圈的一個特色:天下武器一大抄!
好比說研發雄二飛彈,何苦煩惱彈徑該多大、長度該多少?
美國研發魚叉飛彈已經試了又試、改了又改,之所以成為現在的魚叉飛彈,必然有它的原因。也因此,不必煩惱雄二的尺寸,直接比照魚叉飛彈的彈徑、彈長,十之八、九準沒錯!
同樣的早期神盾系統,由於AN/SPY-1採用S波段,後續所有「類神盾系統」的相列雷達全為S波段。
S波段配上垂直發射,明顯曝露「超音速掠海飛彈」的致命傷!特別是S波段的波束太寬,解析度不佳,很難識別貼海而來,雷達橫截面(RCS)極小的彈頭。
如何解決這問題?
三十年前我還在海軍服役,曾投書《海軍學術月刊》,建議使用X波段相列雷達。
這想法如今已實現,就是現今最先進的雙波段雷達(DBR:Dual Band Radar ),而解放軍055大驅已使用S與X雙波段雷達。
雙波段雷達顧名思義,是一艘軍艦同時配備兩種波段的相列雷達,我們不妨稱為「大盾」和「小盾」。兩種盾可以達到優勢互補的結果――大盾低空探測能力差、精度偏低的缺陷,可以由小盾彌補;小盾探測距離近,易受惡劣天候影響的缺點,又可由大盾來補救。
大盾與小盾搜索空域示意圖如下:
軍事裝備的研發永遠充滿矛與盾之爭。
一旦發現某缺陷,工程師便苦思解決之道;等到解決了問題,幾年或十幾年之後,更具殺傷力的裝備又製造新的威脅。
看到上圖,你能想像軍艦未來的致命傷在哪兒嗎?
從天而降的攻擊!
截至目前為止,艦用戰鬥系統無法偵測「從天而降」的目標;更不幸的是,「正上方」是所有軍事裝備最脆弱的部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