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

再談航母殺手

       兩週前寫《航母殺手》引來不少批評,本不想回應,因為這個社會是「信者恆信,不信者恆不信」;然而批評看多了心底也不太痛快,所以今天想花點時間解釋幾句。

首先,《航母殺手》從軍事科技的角度探討「矛」與「盾」之爭,本質是學術文章,和政治全然無關,什麼台灣價值、兩岸未來戰爭模式等等,皆非本文討論的範圍。

實在要追問兩岸未來的走向為何?

我武斷的回答是:「和統」無望,「武統」太慘,以經濟「迫統」是最可能的結果。

 

現在言歸正傳。

《航母殺手》整篇文章只有三個重點:

一、雄三飛彈是「超音速」「掠海」飛彈

1. 「超音速」加上「掠海」的能力,現今艦用戰鬥系統,即使號稱全球第一的神盾也束手無策;或是更正確地說:所有「區域防空飛彈」都束手無策,唯一有成功可能的是方陣砲、公羊飛彈這類「點防禦」防空火力。

2. 點防禦主要功能在「自衛」,對於「攻擊他艦」的「橫越目標」,方陣砲不會攻擊,公羊飛彈也會因「持續轉向」追擊橫越目標所造成的「速度損失」,讓成功率大幅下降。

3. 超音速飛彈的破壞力遠大於次音速。

二、擁有16座「反艦飛彈」發射槽

每座發射槽可安裝1枚雄二/雄三反艦飛彈,或4枚海劍二防空飛彈。

三、匿縱設計,吃水僅2.1公尺

1. 塔江艦在雷達幕上的回跡,可能比中型漁船還要小。

2. 由於吃水淺,水深3公尺以上的漁港(全台擁有23個)皆可靠泊。

綜合以上特性,塔江艦「比較容易」隱蔽其踪跡,並出奇不意向航母發射大量反艦飛彈。再假如發射的是雄三,航母戰鬥群所有「區域防空火力」都將無效,而點防禦又僅能「自衛」。

切記,講到目前的小結是以下這句話:

一旦雄三朝航母攻擊,航母只能仰賴自身點防禦火力反制!

這世界沒有絕對,我們討論的是「相對」。

如果不含彈藥,成功級艦一艘造價是塔江級艦的5倍。

5艘塔江級艦擁有80座飛彈發射槽,戰時分散潛伏在漁港,接受戰管系統指揮,悄悄出港,保持無線電靜止,貼著近岸航行,並在夜色中離岸向航母接近……。

航母打擊群要如何識別塔江艦?

最快、最可能的手段是「空中目視」。然而目視距離極其有限,而塔江艦又擁有射程達16公里的海劍二防空飛彈。

設身處地為航母想一想:如何識別目標?如何反制雄三?再假如你清楚「增程雄三飛彈」的射程超過300公里,塔江級艦沒有資格稱航母殺手?

倘若覺得塔江級艦沒有資格,全球哪一型艦「更」有資格?

神盾艦?

如此龐大艦身,如何悄無聲息接近航母?

核子攻擊潛艦?

一艘造價多少?能發射多少枚魚雷?又可能造成多大破壞?

 

最後補充一個話題:

航母發展近百年,相關技術已達瓶頸。

超音速反艦飛彈方興未艾,短期內速度可輕易突破四、五馬赫,射程也必將超越五、六百公里。

如果發生三次大戰,可能海軍會意外地發現:在飛彈快艇狼群式包圍、超音速飛彈飽和攻擊之下,整個航母戰鬥群是如此脆弱!

二次大戰,終結了海軍對「砲艦」的迷思。

假如有三次大戰,會不會終結海軍對「航母」的迷思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